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华州区党建颇航产业脱贫的脚步

    信息发布者:杨瑞鹏
    2017-07-08 13:01:00   转载

    华州区大明镇党建领航产业脱贫的脚步


     

    精彩三秦

    昨天 11:58

    【郭永利】


    贫困群众,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没有产业推动,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开流活源。今年以来,华州区大明镇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和底线任务,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为理念,以“做美环境、做优产业、做强农业”为目标,以“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为抓手,秉承“农业就是绿色、就是生态”的发展理念,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找准突破口、找到结合点,按照“东种花椒、南种核桃、北有猕猴桃、西有苗木花卉”的产业发展格局,板块化引导,相互性融合,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群众的发展模式,扶志扶智扶技,把贫困群众固化在产业链上、联结在产业平台上,坚决摒弃“安贫乐道穷自在、晒着太阳奔小康、做等靠要、坐收红利以及被扶贫等”错误思想,让就业创业这个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为脱贫攻坚输送力量,让贫困群众乘上脱贫“快车”,确保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长期受益、根本脱贫。

    3e24beb7f6cf50fcd1acabe932caa280.jpg


    一是建强一个好班子,合力“联”动,引领发展。“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今年以来,我镇党委始终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来抓,对标“两力两率”,落实落细落小党建责任,整合脱贫攻坚“四支”力量,强化支部班子政治功能、核心功能、引领功能,注重干部教育培训,提振士气、提升能力,树立“一盘棋”思想,唱响脱贫攻坚的“大合唱”,真正做到把最“硬”的干部用到最“硬”的脱贫攻坚主战场。


    4f1d0cc5119385a6f171a376050e6371.jpg

    二是筑牢一个好基础,强化“带”动,打好底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结合各村产业发展实际,立足长远,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想办法、抓落实,先后实施了赵家村、毛沟社区生产路硬化和唐安村荒沟改造,目前大明社区水利管网铺设已经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2362c102eaff326aa4118ae44a24e603.jpg


    三是探索一条好路子,找准“特”色,富村兴镇。大明镇地处秦岭北麓,生态良好,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在接续发展中,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保护生态美、促进生产美、实现生活美”的发展思路,在花椒、核桃干杂果已成规模的基础上,按照“长中短结合、种养结合、传统和特色结合”的原则,采取“支部+公司+贫困群众”的模式,确立了发展秋西红柿、猕猴桃、大葱以及花椒深加工等特色农业发展的脱贫攻坚增收产业。至目前,产业脱贫的美丽画卷铺展在大明的各个角落,也写在了贫困群众洋溢笑容的脸上,农业内涵、村容村貌、群众的状态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cc40a1cbb1a566b837a3a880156377d8.jpg

    四是创新一种好机制,激发“创”业,迸发内力。脱贫攻坚,“输血”是外力,“造血”内力才是关键。镇党委政府创新“致富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培训机制,围绕花椒、西红柿、生猪等种养殖内容,加大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同时多次组织村干部赴合阳、蒲城、临渭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示范点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信心,激发创业热情。通过扶贫机制创新,村村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1dcd5e8769d00b8b4e1bab1135a525fb.jpg

    至目前,各村产业“嬗变”,争相斗艳、百花争鸣。寺王的秋西红柿、唐安的菊花套种玫瑰、渔池的秋西红柿、大明社区和吕塬的大葱等短期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孙堡的珍珠油杏、赵家的观光农业采摘园、白泉的猕猴桃、渔池的李子等长期产业生机凸显;薛马、下李、毛沟、赵家渔池的花椒核桃干杂果建园提质增效;家庭农场悄然兴起,特色养殖步入“快车道”,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活。


    编辑森林


    运营人员: 唐骏 MX002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